2009年10月10日

五條港之古街巷


對於五條港而言,除了經過總體營造的神農街成為最耀眼的景點之外,還有散落在其他巷弄內為數不少的古厝,形成五條港的獨特魅力。若非國民黨時期的錯誤政策對海安路段古街屋造成難以挽回的破壞,這裡簡直是台灣最珍貴的庶民古蹟天堂。

還有讓人驚奇的一點,五條港大部份區域在清時的舊城門外,也就是說它並不在府城最早的舊城區內,而是西門城外海埔新生地上的運河區,後來才在小西門至小北門之間另外增建外牆保護五條港區。

五條港神農街
這片斑駁而壯觀的老牆壁總是讓我忍不住好奇旁邊超過一百多坪的空地上被拆掉的老房子是什麼樣子...

台南古蹟五條港
每次經過附近,我都會進來看一下這片鑲嵌了許多舊時代密碼的老牆壁,希望下次來時它還會屹立在這裡...

台南古蹟五條港
老房子被拆掉後只留下附著於角落牆壁的老榕,至今依然生意盎然。

五條港神農街
曾幾何時,天線竿也快變成古早東西。

五條港
每次經過都被巷口這不起眼的老房子莫名吸引,幾番駐足才察覺出是那份親切感。我很喜歡它的陽台,想必當年主人起造這房子時非常知道溫馨的家宅比豪華大宅更可貴罷! 唯一美中不足的大概是那根電線桿,因為附近的狗狗們會寒暑無休每天來,早上來,晚上也來,在電線桿下澆水宣示主權,就像美國人在月球上插國旗一樣。

還有,那根電線桿其實是三根綁在一起,來時記得水要喝多一點(這句是說給狗狗們聽的)。

五條港
老房子邊的軟枝黃嬋,最經典的夏日黃花。

五條港
我喜歡穿梭在五條港的尋常老街巷,尋訪舊時代的氣氛。平常拍照時很排斥被晾晒的衣服侵入鏡頭,唯獨經過這曲巷時對騎樓下的晾衣卻一點不以為意,甚至覺得是撫慰懷舊心情的生活意象。

五條港
保存良好,讓人驚艷的古厝。

五條港
被歲月淬練出靈性的古牆

五條港
非常欽佩用心保留古厝的這戶人家,街坊叫這大宅院為「花園仔」,舊時範圍涵蓋至旁邊白色建築。

五條港
這人家很鐵齒的在大門旁還保留著日本時代地址,臺南市福住町一丁目三OO番地,已如字跡般模糊的逝去年代。

福住町(ふくずみちょう) 一丁目是西門路和海安路之間,成功路南側的街廓,被替換掉的舊地名。

五條港
古厝傾圯,大樓筍立。

五條港
這個痕記代表有一間古早厝消失了。

五條港古厝
海安路旁巷內洋式老宅,有著優雅的斜屋頂和陽台,昔日風華依稀可見,每回經過都發現它傾圯得更嚴重。巷子進去會到達媽祖樓,當年在蔣介石到訪前被請出延平郡王祠而流落在外的開山王爺神像被尋獲後,回鑾延平郡王祠之前即暫祀於媽祖樓。

五條港
老房子的脊下鐵剪

五條港
老街屋牆上的鮑魚飾

五條港
罕見的日式街屋,很可惜正面被大招牌遮掩。


老街屋比列級古蹟更能傳達舊日生活風貌。



7 則留言:

  1. 很喜歡您的部落格,不時都會上來逛逛,透過您的介紹使我更認識台南!
    不曉得五條港裡面隱藏著如此美麗的老房子,下次我一定要親自去逛一番!!

    回覆刪除
  2. Reply to 匿名
    謝謝你的留言,認識台南的內在正是我部落格的陰謀說。
    五條港區有豐富的庶民遺跡,每個人去漫遊探索,
    都會有不同的獨特發現。

    回覆刪除
  3. 不好意思 您在五條港那篇文章提到開山聖王神像之事 那尊神像不是在媽祖樓被尋獲 在蔣介石到延平郡王祠敬仰民族英雄鄭成功 將之前神像 府城名雕刻家蔡心所刻開山聖王移奉至鄭氏家廟 小開山聖王則被移奉至爐主家 繼續由神明會來輪流奉祀 後因成員逐漸老邁刁零 經向開山聖王擲茭獲允許後 暫奉媽祖樓 直至2007年元月十六日再移奉延平郡王祠 此為開山聖王神像之源由

    回覆刪除
  4. Reply to 匿名
    我沿用了當時神像迎回郡王祠時的新聞印象,謝謝你的指正和提供完整的過程資料。

    回覆刪除
  5. 我問長輩"入船町2丁目"約在今日兌悅門附近巷弄,我叔叔還記得小時後常在城門邊玩耍~~下次有空,要去找看看
    我手上的戶籍資料,顯示了台南街區更名的歷程,戊區->台町->永樂町->福住町->入船町http://mypaper.pchome.com.tw/sachiko321/post/1322200934

    回覆刪除
  6. kochen,
    入船町一丁目在港公學校這邊
    入船町名字就是運河邊(以前有行船)而來

    戶政事務所現在已進步到可以連線看舊地址對照了嗎

    回覆刪除
    回覆
    1. 日治時代的地址要去申請手寫的戶籍謄本幾近可以追朔

      刪除

非Google用戶「留言身份」請選擇「名稱/網址」,網址可不填,唯請勿匿名